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鄂州身影

“我们一定要努力,争分夺秒抢工期,让病人早点进来,他们才有希望。”2月1日,简易的板房,遍地的建筑材料,工人们精神抖擞,这是鄂州援建武汉雷神山医院水电工程的村民队伍,趁着午饭间隙,互相加油打气。

这支队伍总共106人,均来自于鄂州梁子湖区,总负责人是太和镇吴伯浩村常年在外承包水电工程的村民柯慧冬。1月26日,柯慧冬接到中建三局援建雷神山医院水电工程的电话,他果断抉择,组织本村原来一起做水电工的村民74人,27日一早出发支援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1月31日,面对工程量大、工期紧的困难,东沟镇、沼山镇的32名村民积极响应加入了这支队伍。

夜幕降临,凌晨1点的施工现场依旧灯火通明、一片繁忙,“小刘,你可别再上个厕所出来随地一坐就睡着了啊。”工友们的打趣,让昨晚被工友从厕所边找到的刘开元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虽是调侃的话语,关心之情溢于言表。

“早上6点起床,夜里凌晨2点下班,宿舍与施工现场需要40分钟的脚程,每晚几乎刚将被窝睡热,就要起床了,家里人都是熬夜等着我下班了再打电话,互相加油打气。”担当总后勤的共产党员吴从顺在与记者电话连线时,回想妻子熬红的眼睛和担忧的话语声,一度哽咽的说不出话。

小村大爱,小家大义。“武汉疫情那么严重,母亲九十大寿不能做,我们今年在家好好陪陪老人家,再说我们老家疫情很安全。”“我还是去!你在家代我尽孝,国家有难,人人有责!”这是柯慧冬离家时与妻子的对话,离家已四天,归期未定,但妻子的理解与鼓励是他最大的动力。

 “昨天火神山医院需要人手支援,我们就抽调了50人过去参与水电建设,实际上我们承担着两个医院的水电建设。”柯慧冬告诉记者,目前106人正在为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医务人员宿舍安装水电,预计2月3号完成火神山医院整体水电建设,4号完成雷神山医院整体水电建设。

“这里很安全,每天换三次口罩,量三次体温,防控中心对各个角落及时喷洒消毒液,你们放心,建好了我就回家。”这是每次与家人的交流中,工友们不约而同说出的同一句话,驰援武汉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建设,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只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贡献微薄之力。

鄂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蔡亚文

责任编辑:何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