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鄂州 | 婚事

婚事

张赤军

击上方,开启聆听之旅

朗读者:鄂州新闻主播  马丽、黄天成  音效:杨新堤


轻轻的叩门声响过几秒钟后,门后探出一颗颇为年轻而精致的脑袋。

看向疑惑的眼神,一个略显娇羞的声音打破了片刻的沉寂。

“袁先生是吧?”

“我是,您是——”

“哦,我姓裴,住1501,您是1201,我们一个单元。”

“裴女士,您找我这是——要不进来说。”

裴女士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通过了袁先生让出的身位。

空间非常简洁,浅灰色的沙发对应着文化墙,墙上的背景为浅绿,一幕白色边框的液晶电视挂在墙体的中下部位置,茶几是乳白的,与房间整体的浅色系十分搭调。

将袁先生递来的纯净水放在茶几上,裴女士薄唇轻启:“袁先生,是这样的,我们家囡囡怀孕了,是你们家儿子干的。”

“什么,什么?”袁先生的屁股像装了弹簧一样,直接从沙发上弹起来,“我们家强强还这么小,怎么可能?”

“啪!”一个棕色的信封被一支纤纤之手拍在茶几上:“袁先生您看看吧,这是监控录像的截屏,我不是那种无理取闹之人。”

一双微微颤抖的白皙之手急急抄起茶几上的信封,几分钟过后,袁先生好似泄了气的皮球,整个身躯跌落在沙发上。

墙上的挂钟滴答有序,但在袁先生听来,那钟表声却似乎快了许多。

好半天,一个稍含怯意的声音含混道:“裴女士,您看怎么处理这事,多少钱,您说个数。”

“钱!袁先生,这种事是用钱能解决的吗?”裴女士像是受到侮辱,小脸涨得通红,声线立马提高了两个八度。

“那,您看——”

“结婚。”女的声调没有丝毫下降,而且透着一种决然。

“结婚?”袁先生再次从沙发上弹了起来:“裴女士,您看我家儿子这么小,还有许多东西要学。”

“袁先生,做人要讲道理,这事儿没有商量,我家囡囡肚子被弄大了,毕竟是吃亏的一方。再说我家囡囡无论出身还是家境,都不比袁先生您家差,现在情况都这样了,我们两家结亲,您也不吃亏。”裴女士这次的话语极尽女性之温柔。

“我想想,我想想。”袁先生紧闭双目,裴女士也乖巧地默不作声。

半晌,袁先生睁开眼道:“裴女士,这事儿太突然,您得容我几天,最近我很忙,早晚上下班我抽空和您慢慢商量,您看如何?”

“有得商量就好,我也没有多少空余时间,赞成您的意见,告辞。”裴女士说着起身轻轻扯了扯裙子。

送走裴女士,袁先生关上客厅的门,转眼瞥了眼一个房间。骂道:“狗日的混账东西,给老子惹了天大的麻烦。”

此后一段时日,要么早上,要么傍晚,富贵小区的绿化带,或者小区的广场上,总能看见一男一女两个身影。他们一会儿激动,一会儿温馨地讨论着,路过的邻居们偶尔捡个耳朵,听到的是结婚、孩子等词汇。不几日,邻居们看袁先生和裴女士的眼光都心领神会起来,一副你懂的表情。

“袁先生、裴女士,恭喜你们,什么时候吃你们的喜糖啊。”0802的罗太太笑着打招呼。

“快了快了,到时候一定请你吃喜糖。”

“很般配的一对哟!”0702的李先生赞道。

“你们说什么呢?”901的王太太问道。

“说袁先生和裴女士的婚事啊,你看两人那甜蜜劲儿。”罗太太回答。

“不对啊,我听说袁先生和裴女士谈的是儿女的婚事啊。”王太太一脸肯定。

“袁先生看上去三十几,裴女士看上去二十大几,怎么会有要结婚的小孩,你莫不是搞错了吧?”李先生一脸狐疑。

“哈哈,你们不明白了吧。袁先生的儿子就是他经常遛的那条约克夏,裴女士的女儿囡囡就是一条纯种拉布拉多——”王太太口齿伶俐,三两句就讲清楚了事情的原委。

李先生和罗太太睁着大眼睛痴痴地听着,好半天,两人才异口同声道:

“狗男女!” 


自1984年创刊以来,《西山》作为《鄂州日报》文艺副刊,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改革发展,守望着一方水土的气质凝练,陪伴了一批又一批人成长,走出了一代又一代文学生力军。

融媒时代,我们渴望以更多元的形式与您常常相伴。西山副刊牵手鄂州新闻综合广播、“云上鄂州”客户端、“鄂州融媒”微信公众号,推出有声读物“聆听鄂州”。我们多了更活泼的面孔、更动听的声音,但不变的是“有趣的灵魂”。
“聆听鄂州”,不厚名家、不薄新人,珍视您的每一篇来稿,并将邀请资深主播,朗读您的美文,在鄂州日报、鄂州新闻综合广播、“云上鄂州”客户端、“鄂州融媒”微信公众号同步推出。
欢迎海内外新老朋友共抒鄂州情缘,一起聆听鄂州。
本栏目稿件以书写鄂州人文为题,千余字为宜。
投稿邮箱:xslte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