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首家“微养老院”,就在这个社区

2月23日,我市首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新民街医养结合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营,这家建在居民家门口的“微养老院”,让许多有长期就医和养老需求的群众喜出望外。

首日入住心情爽

“能把爸妈就近安顿在这里,我们心里踏实多了,感谢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实事!”当天,来到新民街医养结合服务中心为父母办理入院手续的张女士异常兴奋。

今年六十多岁的张女士是名退休职工,其父母已年逾九旬。两位高龄老人曾经入住华容区一家较大的养老服务机构,但是近两年,张女士的母亲记忆力衰退,父亲更是常年依靠轮椅、行动不便。将两老接回城里治疗和照顾后,张女士和弟弟一直思考着如何更好地将老人照料好。不久前,得知新民街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即将开业,姐弟俩第一时间前来报名。

“这里住得好不好啊?”当有人向张女士的父亲提问时,老人因为有些耳背一时没有听清。大声重复后,老人明白了,咧嘴笑着使劲点了点头。

“父母年纪大了,需要专人护理,这里条件不错,关键是离家近,我们十几分钟就能赶过来!”对于张女士来说,今天是心情爽朗的一天。

便民贴心就像家

俗话说“没过十五都是年”,初春的暖阳下,这座江堤边的米黄色双层建筑,披上了一层节日的温馨色彩。“医养结合”的绿色徽标上,是一个温暖的图案,一双手捧起一颗爱心,而这个爱心又是由两个拄着拐杖的老人的简笔线条组成。毫无疑问,这里就像老人们的家。

新民街医养结合服务中心依托观音阁社区卫生服务站而建,集医疗、养老服务两大功能于一体。走入门厅,有导医台和几张整齐摆放的藤椅。楼道内分布着全科诊室、治疗室、输液室、康复理疗室、公共卫生室等科室,最东侧有一部独立于外墙的电梯,既可以满足消防需求,又可以帮助行动不便的的老人直达二楼和三楼露台。楼内的房间窗明几净,地上铺设着木地板,空调、电视、呼叫器一应俱全,还贴心提供便携式可移动马桶。房间以双人间为主,兼有四人间,整栋楼共有45张床位。三楼的露台阳光充足,可以毫无遮挡地欣赏到整个江堤的美景。

在这座医养中心,老人一旦入住,则意味着开始建立健康档案,饮食起居、健康状况都有专人跟踪式管理。专业公共卫生医师会进行指导,为入住老人量身定制营养套餐;专业康复医师会开展治疗,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便捷、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中心还定期开展健康咨询服务,为入住老人每月做一次体格检查,每年免费提供一次床边心电图、腹部B超、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尿常规检查。

“所有的配置都是为了服务好社区里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让他们住得舒心,家庭和子女都放心。”飞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伍国良说。

惠民政策为老人

根据国家、省、市关于推进医养结合相关文件精神,早在2016年,飞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开始筹划在所属观音阁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医养融合”试点。近两年来,试点工作加快推进,按照“公建民营”的指导思想,飞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民办养老机构康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对观音阁站进行整体装修改造,逐步完善医疗、生活配套设施,健全消防安全和无障碍设施,并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医疗人员、民办医疗机构负责招聘管理经民政部门审核的养护人员。

“第一天上午总共入住了四位老人,目前有5名医护人员、2名护工为他们提供服务,后期根据入住情况,还会继续增加养护人员的数量。”该中心负责人刘芳介绍说。

目前,在市卫健、民政等部门的推动下,城区已有3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纳入建设计划。今后,通过推广辐射,将会有更多的“微养老院”出现在社区,成为城市老人的温暖港湾。

“由于入住的都是老年人,常态下的疫情防控不能松,因此我们采取封闭式管理。下一步我们还要进一步建章立制,加强人员培训,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飞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丁凯说。

鄂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严项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