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新冠疫苗接种你我都有份

姜婷

近段时间,为提高新冠疫苗接种率,我国各地大规模动员,大街小巷悬挂出各式各样的横幅标语,其中“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还冲上了微博热搜,迅速走红网络。同时,我市也呼吁民众积极报名接种新冠疫苗。3月29日,鄂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出新冠疫苗接种告知书,列出各区接种地点和联系电话,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工作。

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还是有一些人对疫苗接种不大积极,怀疑打疫苗的必要性,害怕有副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疫苗接种进度。

犹记得新冠肺炎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翘首以盼,希望疫苗能够早日研发出来;后来国家研制出疫苗,大家担心价格太贵打不起;如今能够让人人免费打了,有人又开始犹豫、观望,考虑要不要打。

钟南山院士直言:“之所以觉得没有打疫苗的必要,是因为国内环境好,中国对境外输入的管控非常严格,但中国不能永远这样,中国的改革开放一定是面向全世界的开放。如果其他国家疫苗接种得很好,中国反而是无免疫的,那将会非常危险。”可以看出,接种疫苗并不是哪一个人的事,而是全民的事情,人人有份,这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

一方面,在推进新冠疫苗接种过程中,基层干部应发挥示范作用,带头接种,进而带动更多群众积极跟进。笔者朋友圈中,就有不少基层干部接种疫苗后,晒出接种图片,并在评论区留言说出自己接种后的身体感受,给其他还未接种的人群吃下“定心丸”。

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做好宣传、科普工作,帮助公众打消各种疑虑。例如,社区可以在各个小区悬挂横幅,或者通过入户走访的形式,将疫苗接种的政策宣传单发放到民众手中,面对面耐心答疑、悉心解惑。同时,将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提前告知,让民众真正实现早接种、早预防、早安心。

此外,民众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疫苗接种要有科学的认识,对于网络上一些不实言论不听谣、不信谣。在接种完疫苗后,也不可抱有侥幸心理,日常仍要做好戴口罩、少聚集等防护措施。

总而言之,新冠疫苗接种既是权利,也是义务,每个符合接种条件的人都应积极配合做好疫苗接种,共同守护好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