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鄂交通同网,城市边界在消融!

鄂州与武汉究竟有多近?

“你看得见我,我看得见你!”

武阳高速长港互通

在曾经的鄂州市庙岭镇脉岭村大方湾村民眼里,是看得见的“近”:“北面土坡(长山)过去,那一排厂房就是长江存储。”

位于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未来三路的国家存储器基地——长江存储科技有限公司,与大方湾直线距离仅1.4公里。

然而,“年轻人去光谷未来城上班,只能先向南走回头路,到庙岭镇上,再往北走左庙路。骑摩托车要半个多钟头。”

原来,南北走向的未来三路向南与东西走向的科技五路交汇后,至武鄂边界线前便戛然而止,“一线之隔,‘看见屋’,‘走到哭’。”

“马上路通了,5分钟便可‘直达’。”盛夏,鄂州市红莲湖新区境内的新城大道正在全速向北生长,2.68公里的留白逐渐被填充,与未来三路南伸的路基合拢在即,将于今年10月建成通车。

就像被按下“快进键”,武鄂同城,悄然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打通“断头路”延伸“产业链”

城市边界逐步消融

长约21公里的未来三路,北起临江大道(武汉化工区),南至新城大道(鄂州红莲湖新区),其中武汉段12公里,鄂州段9公里。

“这条路,不仅是武汉、鄂州‘同城’的重要交通干道,也是红莲湖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园的主干道。”鄂州市华容区区长夏鑫介绍,去年,总投资90亿元,占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省级重点项目鄂州红莲湖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园开工建设,新建园区29条市政道路,其中5条道路将实现与武汉互连。将全面对接光谷科创大走廊,打造“光芯屏端网”万亿战略产业集群。

骄阳下,葛店开发区人民西路,施工队伍正着手清表工作,今年12月建成后将无缝对接光谷科技一路,成为葛店开发区直达武汉的又一条次干道,为两地奔波的上班族和居民“提速”。

今年,葛店开发区计划投资28亿余元,有序推进连接武汉滨江大道、科技一路、高新五路等道路建设。届时,区内“断头路”全部打通,形成环通道,葛店将有6条公路及3条城际公交直达武汉。

为打造以武汉、鄂州为核心区的武汉城市圈升级版,今年,武汉鄂州两市共同发力,启动“断头路”“瓶颈路”连通改造项目10个,其中今年开工项目6个,完工4个,明年开工4个。同时,鄂州正强化要素保障,加快建设武阳高速、新港高速、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南环线等3条主通道。

在路网无限延伸的城市版图中,产业链随之伸展,市域边界逐步模糊。

未来三路关键节点将打通

“更快”“更近”“更方便”

共建轨道上的城市圈

如今,乘坐武汉地铁11号线,鄂州葛店到达武汉左岭只需3分钟,到达光谷中心仅20分钟。

怎样能更快一点?

未来,武汉地铁11号线葛店南站还将打造成“三铁”融合的交通枢纽,葛店南站经行高铁、城际铁路,将来与地铁站实现换乘之后,交通枢纽效应进一步放大。

城市圈轨道交通能否更方便一些?

7月8日,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交通市政处处长叶青作出回应:“轨道交通指的是在城市轨道交通基础上,连入市域铁路。市域铁路比轨道交通速度更快,通常设计时速都达到160公里每小时。在规划中,武汉到鄂州和黄石,考虑在11号线基础上往东连入市域铁路。”

目前,武汉到鄂州、到黄石的线路已纳入到规划范围之内,预计2028年之前相关市域铁路启动建设,构建轨道上的都市圈。

当前,鄂州市已组织完成该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在规划成果中落实了上述市域(郊)铁路的线路方案,为后续工作的推进奠定基础。

积极争取武鄂市域铁路纳入民航局组织编制的武汉航空客货“双枢纽”战略规划的同时,鄂州亦在积极推进梧桐湖轨道交通(武汉地铁13号线未来科技城站向南延伸至鄂州梧桐湖)纳入武汉市轨道交通“十四五”线网规划、推进红莲湖轨道交通(武汉地铁30号线鄂州红莲湖段)纳入武汉市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

畅想未来,或将拥有3条轨道交通线路的鄂州,通过市域铁路和地铁的无障碍换乘,即可实现武鄂“双城”向“同城”快速自由切换,甚至比武汉市内交通更加快捷便利。

多式联运,立体交通

武鄂同城“飞”速发展

7月8日,正在建设中的鄂州花湖机场西跑道实现全线贯通,部分主体建筑进入全面装修,机场建设正按照今年底校飞目标全面冲刺。

目前,在建的机场配套公路就有20条线路,它们将一同构建花湖机场的公路交通网。

除了公路交通,鄂州花湖机场交通还“多栖发展”,可以随意搭配运输“套餐”。可选择最经济的水路,通过北侧燕矶码头,停靠长江流域各个重要的港口码头;亦可对接武九铁路,通往全国,实现多式联运。

去年2月,《武汉城市圈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2019-2035年)》出台,提出建设武汉空港核心区与鄂州空港核心区。鄂州花湖机场,将与武汉天河机场、阳逻港、三江港、吴家山铁路枢纽等交通枢纽一起,共同构建武汉城市圈“铁水公空”多式联运体系。

全面加快武鄂铁水公空综合立体走廊建设——

当前,武鄂半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已有8条公路、2条铁路客运专线、2条城际铁路连通,2条高速在建,开通3条城际公交线路,深入各自腹地对接。鄂州辖内长江岸线五大港区已全部纳入武汉新港规划建设范围。已启动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鄂州长江大桥及连接线建设前期工作。同时,三江港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一期运营,梁子湖水域内湖跨市运输正抓紧规划。

本月初,鄂州连同黄冈、黄石两市启动《黄冈—鄂州—黄石国家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项目研究工作,要联合打造组合型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示范标杆,积极响应《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我市将以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进一步提高站位,完善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加强武鄂黄黄交通衔接谋划,促进交通融合发展先行一步。”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介绍,作为更加便捷、高效、经济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核心枢纽,鄂州首当其冲要充分发挥突出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势,加快区域内公、铁、水、空、管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断优化完善线网规划方案,构建起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记者:曹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