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墓祭祖、踏青出游,清明小长假期间,市民外出活动增多,道路交通、景区景点等迎来车流、人流高峰,我市各单位各部门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扎实做好清明假期服务保障,帮助群众安全有序出行、绿色文明祭扫。
实行预约分时祭扫
清明节将至,昨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本周末至4月5日,将迎来祭扫小高峰。为保障市民出行平安,民政部门建议市民提前预约,错峰出行、绿色出行,并配合工作人员指引和管理,文明祭扫。
据了解,为确保疫情期间祭扫场所安全、祭扫人员健康,清明期间,我市严格落实“预约、错峰、限流”等措施。市团山公墓、鄂城殡仪馆骨灰堂开放现场祭扫时间为3月26日至4月5日,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前、延长祭扫时间为5:30-18:30,期间每日祭扫分时段预约、人数控制在5000人以内。要求严格值班值守和进出人员管控,规劝出入人员全程需佩戴口罩,排队保持“一米线”距离,进行体温检测,自觉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和预约凭证(短信、二维码),对体温、健康码异常、网上预约信息不符或超出预约人数的禁止其入内。临空长山生态陵园、葛店罗庄公墓、华容蒲团文化园等区级公益性公墓和集中埋葬点采取严格落实“分区、错峰、限流”等措施,降低祭扫人流密度,减少祭扫现场人员聚集。
同时,倡导文明祭扫。推广网络祭扫、代客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公墓和集中埋葬点禁止使用塑料绢花等不易降解材料制成的祭祀用品,集中焚烧香纸蜡烛、禁止封建迷信祭品和燃放烟花爆竹。团山公墓免费提供鲜花换纸钱,倡导鲜花祭扫。开设网上纪念堂、受理代祭代扫服务,提供免费老人、残疾人士专用轮椅和休息区、药品、开水等便民服务。
倡导丧事简办。鄂城殡仪馆原则上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确需要举行的要预约登记,参加人员限制在30人以内。守灵服务每户不超过3天、守灵人员不超过8人;办理遗体火化事宜的车辆每户不超过4台、参加人员不超过20人,吹奏人员不得随行送葬。骨灰堂实行室内祭奠,每次不超2家、人数控制在10人以内。
“希望广大市民安全祭扫、文明祭扫、绿色祭扫”,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清明小长假,将迎来新一波祭扫高峰,建议市民尽量错峰出行和绿色出行,此外,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市民入园祭扫时务必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戴口罩、出示健康码、测量体温,排队时保持一米线,严格做好个人防护。
公交开通祭扫专线和“免费摆渡车”
为了保障市民祭扫活动,市公交公司从4月3日—5日开通清明祭扫专线和“免费摆渡车”。
记者从市公交公司了解到,按照市内祭扫人群的流动方向,公交方面将从本周末起开通裕江花苑—团山公墓区间的扫墓专线。该线路以18路为主线,同时抽调其他线路的3台公交车增援,每天有7台车辆运力保障。同时,临空市民中心至临空长山生态陵园段开通10台摆渡车,乘客可免费乘坐。根据客流变化,公交公司将及时调剂运力,疏散高峰客流。
市公汽公司提醒广大市民,乘坐公共交通祭扫出行时,关注公共交通出行信息,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尽量避开祭祀高峰,错峰出行,不聚集不扎堆。同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积极主动配合现场管理人员,落实测体温、扫码乘车、全程佩戴口罩等防疫措施,自觉排队,有序上下车,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
4月2日迎来清明出行高峰
清明小长假期间,针对扫墓、出游的人群增多的实际状况,为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我市公安交警部门结合疫情防控工作提前部署、精心组织,多措并举为群众出行保驾护航。
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往年清明节假期规律研判,清明假期前一天(4月2日)下午和假期第一天(4月3日)上午8时至12时是清明假期出行高峰时段,假期最后一天(4月5日)下午返程车流量将骤增,建议市民尽可能选择公共交通,错峰出行。同时,短途旅游踏青、私家车旅游出行增多,景区周边等呈现车流上升趋势,请市民遵守交通规则,听从现场交警疏导指挥。
节日期间,我市交警部门将优势警力最大限度投入到一线,加大巡逻密度,及时查处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违法停车、违法占用应急车道等违法行为,避免发生拥堵或车辆长时间滞留的情况。夜间在重点路段设立临时卡点,针对超员、酒后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强检查管控力度,把好源头关口,坚决消除隐患。
同时,在强化疏堵保通畅,将对拥堵点段,前置警力和救援装备,确保早发现、早干预、早疏通。出行高峰期间,加强路面流量监测,在瓶颈路段、关键节点增派警力,维护交通秩序。
交警提示:
清明祭扫期间,请市民朋友严格遵守防疫政策,遵守预约制度,提前规划出行路线,如遇大流量情况,请遵守现场交警指引有序通行。自驾前往旅游景点请文明驾驶,规范停车,服从景区交通指挥,遇道路拥堵请耐心等待,不要占用应急车道,不要借道超车或者占用对面车道,不要穿插等候的车辆,以确保安全。
记者 盛鑫睿
编辑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