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子湖古陶瓷 | 青瓷美学探究

图片


在中国人的审美里,青色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颜色,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青色象征着坚强、希望、古朴和庄重,传统的器物和服饰常常采用青色。在我国古文化中有生命的含义,也是春季的象征。
当古人将青色呈现在陶瓷上时,不仅为后世青瓷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亦使得这种陶瓷美学作为文化载体影响了整个世界。今天就重点来论述梁子湖青瓷的人文精神及审美。


图片

图片

一、梁子湖青瓷的历史


梁子湖青瓷最早烧制于汉朝,兴盛于唐宋,鼎盛时期大量烧制官造贡器,因在梁子湖流域发现大量古窑址,其中主要出土瓷片为青瓷,后面融合了白瓷烧制技术诞生了亚种青白瓷。

图片

二、梁子湖青瓷的工艺和美学基础


梁子湖青瓷工艺基础是建立在“主要采用梁子湖流域及周边地区当地原材料、运用柴窑煤窑烧制”的工艺程序。美学基础是建立在长江文明上的共同审美精神,后期随着时代变迁,融入了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中原文化。结合从汉朝开始历朝历代的审美创作,体现和谐性、象征性、灵动性、工巧性的美学思想及民族中庸平和、含蓄典雅的人文气质。
梁子湖青瓷是“造物”的艺术,隶属传统工艺美术范畴的陈设类器物。常常以浮雕、堆塑、暗刻等工艺来表现,决定了其物质外观形式美和精神内在意蕴美的双重属性。对我们研究长江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活化石。

图片


梁子湖青瓷的发展也是综合了自然资源(含铁较高的瓷石和高岭土矿、便捷的航运等)、社会资源(市场、工匠)、政治资源(从汉朝到宋朝历朝政府的支持)的必然结果。

三、梁子湖青瓷中的传统美学


梁子湖青瓷的历史贯穿了大半个中国陶瓷史,体现了中国人对青色的喜爱和崇拜,在中国人的哲学观里, “青”是自然之美的最高境界,古人常用“雨过天青”等与青有关的词汇来形容天空。“青”是思想之美的具体表达,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比喻后人胜过前人。


图片


一是梁子湖青瓷中的传统道家美学。在《老子》中有云“天得一以清”之说,天青就是所谓的“道”的本色,是传统文化中向往和推崇的最朴素的自然状态。结合梁子湖流域及周边的历史,也看到了该地区古人的精神文化信仰,从部分人名和地名来看。如:葛洪、太和、葛店、洪山、青山等等。


图片


二是梁子湖青瓷中的传统儒家美学。孔子云:“夫玉者,君子比德焉”。儒家思想往往以玉比人,玉文化是中国人内在追求的外在表征,正如“国宝两字不离玉”。梁子湖青瓷温润如玉,是达官显贵玉的替代品,平民百姓玉的跟风品。梁子湖青瓷似玉非玉,富含的文化张力和韵味,蕴含了儒家 “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该地区古人的智慧和技术。


图片


三是梁子湖青瓷中的传统建筑美学。结合梁子湖青瓷的发展以及工艺,可以推测,和景德镇、龙泉等地并驾齐驱发展的1000多年历史中,梁子湖青瓷的审美对明清建筑的影响是深刻而具体的。如:武当山及周边的道观、武汉大学的老教学楼等等都可以看到青瓷的影子。


图片


四是梁子湖青瓷中的外邦文化美学。从唐朝开始,梁子湖青瓷和景德镇、龙泉等地青瓷的烧制技术先后传播到世界各地。其中在朝鲜半岛和日本被尊称为“唐物”,被奉为皇家贡器,在欧美被称为“雪拉同”与“叶青姬”,被贵族当做奢侈品疯狂追捧。这些都体现了外邦对青瓷艺术的崇拜和赞美。


(胡博阳)

来源:文旅梁子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