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越撑越大,越饿越小?真相是……

经常有人会有这样的感受:在“暴饮暴食”一段时间后,胃就像被撑大了一样,随时随地会饿,饭量也变得更大了。


那么,胃真的是会被撑大的吗?


图片
图片

▲图源:soogif




01

成年后,胃的大小基本不变



一个人成年以后,胃的大小基本上就不会变了[1],只是消化过程中胃会伸缩。


大家可以把胃想象成一个热水袋,消化过程就类似于给热水袋注水,热水袋因为有弹性,会胀起来。


图片

▲图源:make a gif


我们的胃也类似。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胃容量变化区间很大,大约是250毫升~1700毫升。[2]


胃这么“能缩能伸”,和它的结构有关——


图片


我们的胃壁从内到外分4层,其中第三层为“肌肉层”,非常有弹性和力量,能将食物“磨碎”。


图片


当食物通过咽喉、食管,胃便开始伸展,准备迎接食物;当食物正式进入胃里,胃“感知”到食物的体积,它又会进一步扩张[1]


当食物被消化成乳糜进入肠道后,胃便会渐渐排空、慢慢收缩。


但就像热水袋本身的大小不变一样,一般来说,成年后,胃的大小基本上就不会变了。[1]


除非有一些病态的原因,比如严重的胃下垂,扩张的胃甚至可以垂掉到盆腔里。




02

让胃口变大的真凶,是大脑!



胃口变大的罪魁祸首,可能并不是胃,而是你的大脑。


正常情况下,我们身体对于胃伸展的程度,是十分“有数”的。


一来,胃里有一个“伸展幅度感受器”,大脑可以通过它发送的信号,评估胃肠道内容物的多与少,并适时地调节饥饿感、饱腹感的水平。[3]


图片


二来,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胃肠道会分泌胆囊收缩素、肠激素肽等激素 [4],既能帮助膳食加工,又能提醒大脑抑制饥饿感、提升饱腹感。


这两个机制都是十分理性的,但偏偏还有第三个“感性”的机制——大脑中的“奖赏”中枢,它也会干涉我们的饱腹感。[5]


享受美食的快乐,就和这个机制有关。当我们尝到美食时,它会被激活,通过提升愉悦、奖赏的感受,暗示我们多吃点。


图片

▲图源:soogif


所以,有时我们明明吃撑了(饱腹感拉满),却还渴望多喝一碗汤、多吃一道甜点。


高热量、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往往会过度唤醒这种机制。


经常吃这些东西,很容易导致食物的能量平衡需求,与愉悦、奖赏需求不匹配,这正是饮食失调的特征之一。[5]




03

如果胃口太大,会把胃撑坏吗?



会的。


控制食欲的多种机制混乱后,脑子有可能会不管不顾地让胃一直撑下去。[6]


曾有报道,一名患者在48小时内吃了大量食物,喝了很多碳酸饮料后,肚子突发剧烈疼痛。


去医院检查发现,她的胃壁已经大面积坏死,胃壁组织如纸片一样薄弱,还出现了一个约7厘米×6厘米的破口。[6]


还有一名患有暴食症的女性,在暴饮暴食后因腹泻、呕吐、腹痛被送往医院,经影像学检查发现,她的胃已伸入骨盆,使肠道器官移位,并压迫主动脉和肠系膜静脉。[7]


医生给她做了手术,切除了她的胃,以及大约11升的胃内容物(正常胃容量的上限,只有1700毫升)



图片


图片

▲图源: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


她这种情况叫做“胃急性扩张”,扩张的胃几乎可占据整个腹部。


超负荷的扩张,会让胃壁变薄、胃黏膜缺血,继而引起胃坏死,严重者甚至会发生胃穿孔。


图片


话说回来,就算看完上面的“恐怖故事”,可当你吃饱了,看到下面的图片,是不是还会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源:网络


有研究表明,我们在面对令人充满食欲的食物暗示时,大脑是能够操控我们“忽略”饱腹感信号的。[8]


此外,在习惯暴饮暴食的人体内,可提升饱腹感的胆囊收缩素,可能会在吃下大量食物后才开始分泌。[9]


所以关于食欲这件事,别一味听脑子的,要靠理智和毅力克制,否则可能会随时随地发现新胃口。


除了控制自己,目前,临床上开展的一些减体重手术中,还有一种袖状胃切除的手术。


图片


利用外科手术的方式切除掉胃的大部分,仅仅保留一个小的管状胃,进食少量的食物就会发出饱胀感信号,再配合运动等综合措施,就能达到减体重的效果了。


当然,这种方式一般只适合有严重肥胖症或严重并发症的人群。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你足够理智,大部分时候能够“打败”大脑的暗示,不会把胃撑得够呛,但也要注意控制热量,毕竟长胖这件事比你想的要容易得多。


来源:“腾讯医典她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