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办代办加速度,社区服务有温度

为深入践行“一下三民”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东升社区用心用情,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切实打造“帮办代办,你事我办”便民服务,不断延伸基层服务触角,最大限度减少群众跑腿次数,助力居民办理各类事项,有效提升了为民办事服务质量,打通社区服务的“经络”。

资源融合,组建帮办代办队伍

融合辖区资源,组建帮办代办队伍。依托11个网格,按照“一网格一代办”的标准,成立了由网格员、下沉党员、业委会和志愿者等组成的“代办队”,对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和困难家庭积极开展帮办代办服务。东升花园小区业委会副主任徐志刚就是帮办代办志愿服务队伍的一员,前几日,网格员在走访独居老人时发现她家中窗户摇摇欲坠,当即联系徐志刚,不多时他便过来为老人家的窗户整体进行加固,排除相关安全隐患。离开时,婆婆给他递上西瓜,不停地表示感谢。

服务融合,构建代办“微体系”

随着居民各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多,网格员通过流动办公桌、走访入户采集信息,了解小区社情民意,做到资源信息互通互享,积极化解居民办事难的问题。网格员化身“跑腿员”,为辖区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提供特色帮办代办服务项目,开展上门认证高龄补贴、上门收缴党费、上门激活电子医保凭证、上门为重症残疾人安装辅助器具等服务,让老人们在家足不出户就能完成事项办理,大大方便了老年人的办事流程,实现服务方式与居民愿望的有效对接。一日,网格员小万照常到高龄老人候婆婆家中去探望,在聊家常时候婆婆提到她的户口本找不到了,不知道该怎么办。网格员小万听在耳里放在心上,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儿女不在身边,当即表示不用担心,户口本她去帮候婆婆补办!随后,她骑着小电驴带着候婆婆补办户口本所需要的证件奔到了西山派出所,把情况跟民警说明,民警表示理解,同意代办。现场与候婆婆视频连线验证通过各种手续,户口本顺利补办好。补办好后又踏着春风暖阳送到候婆婆家中。看到风尘仆仆的小万,候婆婆不住地感谢她“你们把居民放在心上,为民解忧办实事,虽然你们不是我的家人,但胜似亲人!”

宣讲融合,政策“找上门”

随着便民服务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政策的了解对于老年人来说却是难事,为解决这一难题,东升社区坚持服务群众与理论宣讲相融合,通过面对面、互动式、滴灌式的宣讲方式,将便民的相关政策送到特定群体家中,达到时时宣讲、处处宣讲、利民便民的效果。网格员王小波在走访中老党员、退伍军人秦宏权时,发现他已中风卧床不起,且家中只有他和同是党员的老伴高世翠,孩子不在身边,老伴年事已高,生活十分不便。当了解到秦宏权老人的实际情况后,网格员王小波发现老人符合办理残疾证的标准,主动提出帮老人申请办理残疾证。当即让高世翠老人把办理残疾证所需要的身份证、户口本等找出来,复印材料、填报申请表.....全程代办,未让老人出一次门.待一切就绪,王小波将材料传给街办残联工作人员。当医生鉴定后确定秦宏权为二级残疾,每月可以拿到一百元的补贴。秦宏权老人拿到这张跨越了两个季节的残疾证后,握着网格员王小波的手,感动之情溢于言表。

渠道融合,延伸服务触角

政务服务一小步,便民惠民一大步。东升社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办理业务从“只用跑一趟”到“一趟不用跑”。恒大二期居民需要办理户口迁出,落户北京,因本人工作原因,无法到现场办理,社区帮办代办人员添加微信后,通过线上收集资料,帮其开居迁出证明,并化身跑腿员,到相关部门盖章后为居民将所需迁户材料寄往北京,成功使其家人落户北京。

东升社区帮办代办的服务对象不仅是辖区居民,还有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顺利开展市场主体培育,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东升社区立为辖区未办理相关证件的个体工商户提供代办服务,帮办代办员上门收集材料,再到政务服务中,“零跑腿、一次办好”,真正做到了将服务送上门,将服务送心办理,待办理完毕后将证件送到个体工商户手中,实现“零跑腿、一次办好”,真正做到了将服务送上门,将服务送到“家”。

帮办代办服务是推动基层服务向精准型和精细型转变的务实之举,也是对全科社工“一站式”服务、“一件事一次办”工作的有力支撑,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截止目前,东升社区已帮办代办高龄认证、医保激活等事项760余件。下一步,东升社区将不断增加代办服务事项,延伸代办服务群体,扩宽代办服务渠道,发动群众参与到帮办代办中,成为帮办代办团的一员,共同缔造高效、便捷的办事环境。

全媒体记者:戴勋

通讯员:王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