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这条快速通道,很特别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

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

(以下简称“湖北中心”)

2013年落户湖北武汉

在他们的努力下

武汉光电子信息专利申请

有了快速通道

来自科技创新前沿的智慧成果

很快得到知识产权保护


图片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专利审查员在讨论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工作。 


北斗专利审查时间

从1年多缩至1个多月


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印发

《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

年度工作指引(2023)》的通知

提出到2023年底

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压减到16个月


日前

一项由武汉大学

刘经南院士团队研发

涉及北斗导航技术的专利申请

经过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预审后

进入湖北中心快审通道


湖北中心及时

组织多领域审查员会审

并准确地提出了审查意见

经过申请人的及时修改完善

仅用1个月12天

就完成了实质审查

为重大科研攻关成果提供及时保护


图片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展厅。


为了推动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

加速迈向万亿级规模

湖北中心按照

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一安排

与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无缝对接

匹配优质审查资源

审查经过武汉知识产权

保护中心预审的

光电子信息领域申请4100余件

推动授权周期大幅压缩

打通知识产权“快保护”通道


湖北中心一线审查员王薇说

“我们审查除了要快,更要好。

无论授权、驳回,

都是对创新的评价,

所以审查结论一定要

公正、准确、经得起推敲。”


2020年至今

湖北中心审查的数字经济、

绿色低碳、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

专利申请40余万件

占比超70%

有力地支持了创新驱动发展


光迅科技的一项专利申请

经湖北中心审查员高质量审查

获得授权

后来获得湖北省专利金奖、

中国专利优秀奖

目前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过70%


专利导航

精准分析“风险点”



图片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


武汉东湖高新区

光电子信息产业独树一帜

针对折叠屏和柔性屏的

OLED屏产业

是光电子信息产业重要发展领域

湖北中心近年来

围绕OLED屏进行专利导航

梳理了OLED产业

上游中游19个关键技术

和下游6个应用场景

通过研究精准定位

我国OLED产业中的风险环节


湖北中心根据专利导航结果

为相关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以华中科技大学的相关技术成果

和湖北省具有较好基础的相关技术

作为产业风险环节的有效替代

目前

OLED产业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都取得了明显突破

有效帮助产业链“稳补强”


据悉,专利导航

以专利信息与产业优化升级

企业创新发展的

全面结合研究为基础

通过对专利大数据挖掘

为产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

方向、定位和路径等决策支持信息


作为湖北省唯一的

国家级专利导航工程支撑服务机构

湖北中心承担了多项

国家部委及省市重点项目

紧紧围绕服务武汉

构建“965”现代产业体系

累计为湖北省、武汉市

完成100余项高水平导航服务

实现重点产业导航分析全覆盖


10年来

湖北中心集聚了

超1800名高素质知识产权人才

累计完成发明专利实审结案120万件

年专利审批能力达到23万件

提前达到国务院

“放管服”改革部署的

审查周期压减目标


长江日报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