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黄冈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全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受理查办侵权假冒案件1665件,有力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全市受理查办的1665件案件中,公安机关立案侦查148件,破案107件,刑事强制措施336人,移送起诉195人;检察机关批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5件9人,批捕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10件30人,追缴侵权赃款725.6万元;司法机关受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619件,审结573件;市场监管部门立案查处侵权假冒案件736件。
今年以来,黄冈市通过建立、落实联席会议、绩效考核、“双随机、一公开”等知识产权和“双打”工作机制,构建了统一大市场的工作格局。率先在全省与公检法司部门共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站、知识产权保护联合作战办公室,开展“重点商标品牌保护”专项行动,目前已建成省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3个,市级、县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52个。同时建立完善线索分析、研判、移交机制,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衔接,大力提升办案效率。
在跨区域合作上,黄冈市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签订了知识产权跨区域合作协议书,联合黄石市共同发起四省九市市场准入和知识产权跨区域保护一体化建设,组织跨区域执法互动,建立长江禁渔、扫黑除恶、扫黄打非等执法协作机制。麻城市、蕲春县两地检察机关还开展了“地方特色农副产品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试点”改革工作。
黄冈市还综合运用“三网一中心”智慧监管,对市场流通领域和商标注册信息进行监测和追踪,全面掌握侵权假冒违法线索,逐渐压缩进入市场的不合格产品和假冒伪劣商品数量。
来源:黄冈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