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容不得半点马虎,一砖一瓦都要经得起检验!"在中建三局鄂城滨江智汇园项目现场,项目经理罗骏的这句话常被工友们提起。凭借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这位90后工程师带领团队创下"提前147天完工"的行业纪录,用创新工艺破解软基处理难题,更以"工资100%发放""24小时暖心热线"赢得农民工兄弟交口称赞。

严把质量关 用匠心丈量城市肌理
10月23日,恰逢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标志天气渐冷。而在中建三局鄂城滨江智汇园内,工人们在进行集中安全培训后,各司其职,分责任片区施工。
“安全重于泰山,每天开工第一件事情就是进行施工安全教育。”项目经理罗骏介绍说,这不仅仅是企业管理的流程,更是打造优质高效工程的基础保障。
2013年,罗骏大学毕业进入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工作,相继投身光谷新世界、葛店新城项目、鄂城滨江智汇园项目等10余个项目的建设任务,作为一名党员,他怀着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的理想,攻坚克难担使命,深耕一线守初心,历经材料员、施工员、生产经理等多个岗位历练,逐渐成长为项目经理。
2022年7月,在鄂城滨江孵化基地项目建设中,他带头扎根现场、靠前指挥,带领团队仅用一个月完成正负零结构、两个月实现主体封顶,最终较合同提前147天通过竣工验收,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诚信速度”,获得鄂城区政府及各方高度认可。面对鄂城滨江智汇园项目规模大、征拆难、环境复杂等挑战,他组织成立党员突击队和青年突击队,快速攻克征拆、资源组织、软基处理等难题。项目施工中,他和团队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取得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表论文1篇,确保项目优质高效推进,真正做到了对人民承诺的兑现。

守护“钱袋子” 让农民兄弟安心做事
“在这里工作跟家里一样,放心、安心、温馨。”工地上,来自碧石渡镇的余再望说,自2023年来项目干活,心情愉快,“工资按时发放这不用说,还有半年一次的健康体检,不时提供劳保用品。罗经理的电话号码就写在工地门口公示牌,24小时接听,有问题及时解决!”
鄂城滨江智汇园项目是一个兼具市政与房建的大型综合体工程,先行开工的市政工程包含6条道路、4座桥梁,总里程约10.6千米。高峰期用工人员近300人。为护好工人“钱袋子”,他的严格落实薪资“双保障”制度:所有工人进场必须签劳动合同,进行实名登记,同时联系银行帮工人办理银行卡。每月做好用工考勤、公示明细,并通过中建三局设立的农民工工资专户,实现100%工资发放。同时紧盯分包公司、跟踪发放进度。

架起连心桥 服务民生显担当
“这是他们来了之后帮我们修的一条便民路,近几年,像这样的水稳路,已经修了三、四条,共建有1000多米。”站在钮墩四组村口的便民道上, 樊口街道钮墩村党总支副书记王俊深有感触的说。
2023年以来,随着鄂城滨江智汇园项目推进,不仅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机会,罗骏和他的项目团队每年还在防汛、抗旱,绿化、志愿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随着天气渐冷,老年人的用电安全也牵动着罗骏团队的心,他们利用空闲时间,由党员带头组成的志愿服务小分队走访工地周边村组老人,帮他们检查用电用气安全,排除安全隐患。

不仅服务号周边百姓,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尽显央企担当本色。
2024年2月底,鄂州遭遇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项目部动员60余人,配备3台铲车积极参与道路铲雪活动,实现保通畅、护平安;今年9月18日,为确保鄂州银河左岸音乐节顺利举行,罗骏全程一线指挥,组织200余人进场,投入场地整理提升工作,开展三班倒作业,历时24小时圆满完成任务,并开展持续巡查整理及保洁工作,使场区整体达到坚实、平整、清洁、爽朗的效果,为广大乐迷提供舒适的活动场地。凭着“诚实守信、担当有为”的时代精神,罗骏先后获得中建三局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建一个工程,树一座丰碑,到一个地方,赢一片口碑”,罗骏说,我们企业文化的宗旨,就是忠诚担当,使命必达,不管是职工关怀,还是施工的管理,要具体落实到工作中的每一项细节。“站在新起点,我将以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展现新风采、创造新业绩,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谈及未来,罗骏话语铿锵有力。
全媒体记者 廖靖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