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电网“无感迁改” 助力空港高效建设

4月20日,晚上23点08分,鄂州110千伏郎沼线24#-27#、93#-101#线路迁改工程成功送电,以“施工零事故、供电零影响”双零标准完成了花湖国际机场高速公路二期工程交越线路的空中腾挪,实现电力网络的“无感切换”,保障交通基建高效推进,打造了电力和城市发展协同样板。

鄂州花湖国际机场高速公路二期工程是湖北省“十四五”交通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实现黄石临空经济区与花湖机场15分钟快速联通,对推动武鄂黄黄一体化发展、强化航空双枢纽辐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原110千伏郎沼线碧石至大冶还地桥段与高速规划线路存在交越,需实施电力线路迁改,为高速公路建设创造施工条件。

本次迁改工程全长3.9公里,计划新建杆塔19基,敷设电缆0.179公里,施工过程跨越、穿越20多条带电线路及1条国道、5条乡村公路,相当于在密集的“能源血管网”上完成一场零失误的“微创手术”。工程面临触电风险、交通中断、工期紧张等多重挑战。

公司通过“一停多用”原则优化停电方案,将原计划3次停电作业整合为1次集约施工,同步完成4项施工任务,缩短停电时间14天。在科学统筹方面,采用倒排工期和分段攻坚模式,实施24小时进度跟踪;应用车载式移动跨越伞、无人机展放导线等机械施工技术提升作业效率30%;同时调配8个施工班组,近200人的施工队伍,分布碧石、大冶还地桥两个施工片区,11个作业面,并行作业,针对跨越20余条带电线路及国道等高风险环节,开展全时段监护与动态风险分析,严格落实防高坠、防近电作业等12项专项措施,成功管控24项三级风险,形成集科学谋划、技术创新、资源协同于一体的精细化施工体系,在最小化居民用电影响的同时保障工程高质量推进。

此次迁改工程的圆满收官,创新应用“一停多用”“多线并进”模式,破解了花湖机场高速二期建设瓶颈,更以电网“隐形升级”释放黄石临空经济区发展空间,为湖北“硬联通”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通讯员 陈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