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聚焦聚力支点建设 以能级提升推动鄂州全面发展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对湖北服务和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寄予更高期望、赋予更大使命,勉励湖北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

鄂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鼓足干劲、奋发进取,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鄂州实践,努力为湖北“建成支点”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发展的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鄂州以生动实践助力湖北支点建设

鄂州牢牢把握在“建成支点”过程中必须肩负的使命任务。花湖国际机场货运枢纽是湖北建设“重要节点”和“重要枢纽”的关键支撑,武汉都市圈是引领湖北、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重要增长极,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是建成支点的底盘和基础。鄂州正锚定“两区一枢纽”建设,为湖北建成支点贡献力量。

激活创新要素,布局科技力量。近年来,鄂州聚焦光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持续实施“揭榜制”“赛马制”科技项目13项,支持资金近1000万元,加速推动新产品、新技术国产替代和核心技术自主研发。通过激发各类创新要素,鄂州解决了创新链和产业链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同时推出“政策包”支持企业创新,促使创新成果加速落地。这种创新发展模式,为鄂州科技领域的产业升级和创新链条的延伸提供了有力支撑。

筑牢产业发展基石,彰显发展本色。鄂州工业门类齐全,41个工业大类中拥有34个,31个制造业大类中拥有29个,已形成光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生命健康、高端装备、低碳冶金四大优势主导产业,与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深度融合、紧密相连。同时,鄂州还积极推动高等院校与科研单位合作,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取得显著成绩。

构建开放新格局,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不久前,花湖国际机场开通第100条货运航线,航线网络越织越密。依托花湖国际机场,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公共国际货站、五类海关指定监管场地获批投用,鄂州跨境电商综试区于4月底正式启用,全国智慧口岸试点建设持续深化,花湖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建设加快推进,鄂州正努力创建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打造湖北新时代“九州通衢”的重要枢纽。

未来,随着花湖国际机场不断释放超级运力,临空经济、产业升级、区域协同三位一体,必将为湖北支点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聚焦聚力支点建设,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为湖北“建成支点”贡献力量,鄂州具备优越的基础条件。鄂州应充分利用战略叠加效应,聚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加速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加强境内外园区合作、推动智能物流与数字化管理融合,全面提升发展能级,努力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为湖北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赋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指出,要主动融入全国创新链,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当前,鄂州正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为目标导向,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首先,通过完善科技奖励、股权激励、职务成果授权以及创新容错免责等机制,引才育才留才;其次,最大程度整合科创平台、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资源,体系化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创新成果融合、共享。

建好用好国际贸易数字化平台,加速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鄂州可通过举办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对接会等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数字贸易展览会品牌,为湖北及长江经济带利用外资、扩大外贸提供新的渠道和平台。利用鄂州丰富的海外仓资源,积极探索“跨境电商+保税物流中心(B型)+海外仓”联动发展模式,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供应链中心,打造湖北新时代“九州通商”的关键节点。通过这些努力,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加强境内外园区合作,构建“扎根国内、总部湖北、分工长江经济带”的强韧产业链体系。加强境内外园区合作共建,推动境内外园区绿色能源项目合作,拓展企业发展空间,提升绿色能源项目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利用鄂州开放优势和密集劳动力,有序引导优势产业链向长江经济带沿线布局,构建富有韧性和活力的产业链体系。

推动智能物流与数字化管理融合,打造“陆海双向联通”的重要枢纽。在建设国际一流航空货运枢纽的过程中,鄂州应当注重智能物流系统建设,即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建立智能物流管理平台,实现货物运输实时监控及精准调度,不断提升物流服务智能化水平,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努力把枢纽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许林  杜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