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中逆行,洪水中挺身,训练场上挥汗如雨——他是鄂州消防战线上的“拼命三郎”,更是新时代消防指战员的楷模。这位冲锋在前的守护者,正是鄂城区樊蒲大道消防救援站站长胡商。
从事消防救援工作10年来,胡商累计参与灭火救援战斗3000余次,带领队伍先后荣获“全市青年文明号”“全市五四红旗团支部”等称号;个人荣立三等功1次、嘉奖3次,获评“全市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
胡商(制服左一)现场介绍消防器材功能与用途,让小朋友们在寓教于乐中学习消防知识、掌握安全技能。
A、训练场上的“拼命三郎”
六点,天一亮,鄂城区樊蒲大道消防救援站的训练场上已响起整齐的哨声。胡商早已带着队员开始了新一天的训练。他站在队伍最前方,一边喊口令,一边检查装备。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他的眼神却格外坚定。
“训练不是为了比赛,而是为了在关键时刻能拉得出、打得赢。”胡商说。他深知,只有在最艰苦的环境下训练,才能在真正的火场中冷静应对。他创新提出的“实战化+专业化+信息化”训练体系,不仅提升了队伍整体素质,更让消防站接警出动反应速度变得更快。
在训练场上,胡商永远是最早到、最晚走的人。他坚持“5+2”“白+黑”训练模式,年训练时长超1600个小时。他带领队员研发的多功能水带铺设小推车、水带水枪集成架等装备,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正是这种严谨和执着,使他所在的消防站被评为“全省先进队站”。
B、烈火中的逆行者
火海鏖战显本色。2022年7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山火席卷泽林镇万亩生态林。面对8级大风和飞舞的火舌,胡商带领党员突击队,顶着烈日高温,连续奋战28小时。他一边依托无人机热成像技术实施火场侦察,一边指挥队员开辟隔离带。在火场边缘,他亲自架设水幕屏障,用高压水枪在树冠间形成“水幕”,为后续救援争取宝贵时间。事后,一位队员回忆道:“胡站长在火场边指挥时,脸上的汗水和灰尘混在一起,但他始终没有停下脚步,那一刻,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人民至上’。”
C、洪流中的人民卫士
2022年8月,超强台风“烟花”袭击鄂州,最大降雨量达600毫米,多名群众被困。胡商带领12人的突击队,在齐胸深的洪水中用绳索搭建“人桥”,连续奋战5小时,累计往返冲锋舟10余趟,他因长时间浸泡出现失温症状,成功救出全部人员后,仅休息半个小时,又投入排水排涝战斗中。一位周边群众感慨道:“我亲眼看到他跳进浑浊的水里,感觉英雄就在我身边。”
D、扎根基层的“蓝焰先锋”
胡商不仅在火场冲锋,更在基层默默耕耘。他带领消防宣传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消防知识宣讲100余场,培训群众超3000人次,培养“社区消防明白人”100名。他推动建立“街道+消防+物业”三方共治机制,累计消除“三合一”场所隐患200处。他结对帮扶辖区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定期上门排查火灾隐患,被群众亲切称为“百姓身边的消防卫士”。
在夜间防消联勤工作中,他发现某小区消防通道被占用,立即联系物业和街办协调清理。“消防工作不能只靠我们,更要靠大家。”胡商说。在他的推动下,辖区火灾发生率大幅下降,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明显增强。
他视队员为家人,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对队员的思想动态、训练表现、家庭状况进行全程跟踪;设立站长接待日,累计解决队员子女入学、家属就医等实际困难9件;建设红门健身房和心理疏导室,更新卫生间、浴室老旧设施,实现队站硬件设施新升级。他常说:“只有让队员住得舒心、练得尽心,才能战得放心。”他被年轻队员亲切唤作“最暖老大哥”。
从火海到洪流,从训练场到百姓心间,胡商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着新时代消防指战员的忠诚底色与使命担当。
全媒体记者 盛鑫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