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镇“护苗”行动趣味出击!

7月17日,华容镇楚藩工会驿站里欢声笑语不断,一堂别开生面的“护苗”安全课正在火热上演!华容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志愿者们化身“护苗使者”,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送上了一份特殊的“清凉大礼包”——寓教于乐、精彩纷呈的“扫黄打非知多少”主题宣传活动。通过精心设计的“讲、做、宣”三大趣味环节,引导孩子们练就辨识文化垃圾的“火眼金睛”,为他们的暑期精神世界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

火眼金睛辨“陷阱”——知识擂台赛开锣!

驿站变身“智慧课堂”,“护苗使者”们一亮相就“有备而来”!生动的PPT课件配合贴近孩子生活的真实案例,立刻抓住了所有小观众的心。“盗版书的字像喝醉了酒一样东倒西歪!”“坏网站总爱跳出来吓唬人!”——志愿者用这些形象比喻点燃了课堂。但知识传授可不止于“听”!当屏幕上播放起《扫黄打非我来讲》《孙悟空的对手》等精彩视频时,孩子们的眼光瞬间被吸引。“孙悟空打的到底是谁?”——问题一出,小手林立如林,“是盗版妖怪!”“是白骨精!”童言童语的抢答声此起彼伏。紧接着,“生活中你见过哪些‘违法小妖怪’?”的提问更是引爆讨论。“偷偷卖的不健康书是违法的!”孩子们用新学的“本领”识别着生活中的“黄”“非”陷阱,课堂瞬间成了观点交锋的“安全战场”。当志愿者展示那些因不良信息侵蚀而偏离轨道的真实案例时,一声声稚嫩的惊叹和若有所思的表情,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分量。

童笔绘就“绿书签”——创意灵感大爆发!

知识入脑,创意怎能落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起五彩画笔,一秒变身“小小护苗设计师”象征着纯净阅读的“绿书签”成了大家挥洒想象力的画布。小小的驿站瞬间充满了画笔的沙沙声、快乐的交谈声和迸发的灵感。绿色的小书包、清凉的防晒帽、色彩斑斓的小伞……孩子们把夏日的清爽记忆和对健康阅读的理解,天马行空地倾注于方寸之间。有的认真写下了“让好书做我的好朋友”,有的画下了自己躲在“绿色护盾”下安静读书的样子。“我要让阅读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一位小女孩兴奋地跟同伴分享。每一枚独一无二的“绿书签”,不再是简单的物件,而是孩子们亲手绘制的“健康阅读宣言卡”,承载着他们对纯净网络空间的美好向往,将“护苗”的种子深深地种进了心田。

家社共筑“朋友圈”——“护苗”接力再出发!

活动渐入尾声,但“护苗”的接力棒才刚刚传递!志愿者为每位小朋友送上了一份特殊的“任务包裹”——精心设计的“扫黄打非”应知应会知识读本。“这不仅是给你们的礼物,更是给爸爸妈妈的‘护苗宝典’哦!”志愿者们亲切叮嘱,鼓励孩子化身小小“护苗宣传员”,把这份守护的力量带回家。这不仅仅是一份内容翔实的宣传册,更是开启家庭“护苗”对话的钥匙,是连接学校、社区与家庭的“护苗朋友圈”倡议书。它详细指导家长们如何为孩子的网络空间“站岗放哨”,如何甄别精神食粮的优劣。孩子们带着书签和手册回家,就如同带回了“护苗使者”的使命,将守护的边界从驿站的欢笑时光,无限延伸至家中的温馨客厅,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起了“家校社”协同守护的牢固长堤。

这场别开生面的华容镇“护苗”行动,跳出了传统的说教模式。它以知识的“智趣启迪”、实践的“动手入心”、家社的“联动合围”,为孩子们的暑期注入了一股活力满满的“清流”。它不仅是一堂生动的网络安全自护课,更如同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在全社会范围内激起了“抵制文化垃圾,共同守护纯净童心”的广泛共鸣。孩子们的笑脸、创意的火花、家社紧握的双手,共同描绘着华容镇为青少年深耕更加清朗、健康成长沃土的坚定步伐。这片驿站里撒下的“护苗”种子,必将伴着夏日阳光,在孩子们的心田生根发芽。(通讯员:吕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