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山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中心主体工程全面完工晨曦未露,机械轰鸣已穿透薄雾;子夜时分,探照灯下人影依旧攒动……走进莲花山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中心项目建设现场,一派争分夺秒、大干快上的火热场景。
截至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面完工,孵化中心正在进行外立面幕墙安装,生活中心进入精装修收尾阶段,其他附属工程正加速施工。“锚定5月底交付目标,以超常规举措掀起建设攻坚热潮,誓以精品工程为全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基筑台。”项目代建方市昌达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挂图作战强统筹,压茬推进抢进度。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挑战,市昌达集团建立“三线并进”作战体系。立体化调度,项目部驻点督战攻坚,每日召开现场例会,实时协调设计、施工、设备安装等环节堵点,确保问题“不过夜”。节点化管控,将剩余工程细化为26个关键节点,倒排“小时制”进度表,对幕墙封闭、管线敷设等工序实行“两班倒”作业,施工效率提升40%。前置化保障,组建应急突击队,到幕墙、电梯等生产厂家提前摸清到场时间,结合工程量精确计算完工节点;与多家相关设备供应商商定随需到场预案,规避供应链风险。
智慧赋能提效能,精益建造保质量。依托数字化手段打造“硬核”管控模式。BIM+无人机巡检,通过动态模拟施工流程,运用无人机每日航拍比对进度偏差,累计优化施工路径11处,减少返工300工时。布控质量预警系统,在关键区域部署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混凝土强度、钢结构形变等数据,发现并整改隐蔽工程问题6项;绿色建造技术:采用装配式施工工艺,现场拼装率超60%;安装降噪除尘设施,实现“建设不停工、周边零投诉”。
党建聚力铸铁军,协同攻坚破难题。深化“支部建在项目上”机制,凝聚多方合力。党员先锋带头,引导机关支部部分党员驻扎项目部,与总承包单位党员一起共建党员责任区,开展“抢工期、保安全”立功竞赛,攻克异形幕墙安装、多系统联动调试等技术难关。专家团队护航,邀请我市建筑专家和设计专家驻场指导,优化挡土墙布局、山体降坡方案,预留未来技术升级空间。多方协同验收,联合消防、质检等部门开展“伴随式预验收”,同步整改管线标识不清等问题6项,确保“完工即达标、交付即投用”。
“正以百米冲刺姿态,向着5月底交付目标全速推进,全力打造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产教融合、成果孵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平台,为我市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市昌达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全媒体记者:金建强 通讯员: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