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烂尾楼取得突破!曼晶酒店“变身”商业新地标

“烂尾楼”整治

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

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4月10日

临空国际中心项目

(原鄂州曼晶国际广场项目)

正式开工

一座拔地百米高的烂尾建筑

即将通过焕新蜕变

成为空港鄂州的又一城市地标



01
图片

十二年困局

从资不抵债到焕发“新生”


图片
该烂尾楼原为鄂州曼晶国际广场项目,由湖北联创房地产于2009年规划。由于当时商业定位失误、资金链断裂及市场变化,于2013年停工烂尾。时至今日,该项目已被搁置十二年之久,成为亟须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
盘活资源,根治城市“烂尾伤疤”,鄂州又是如何破冰,让当年的时代地标项目焕新重生?
2024年12月,在鄂州市政府的强力指导与推动下,该烂尾楼项目资产处置迎来转机。采取“政府专班+国有平台注资”模式,聚焦航空物流服务、跨境电商及保税展示等临空经济核心功能,对现有项目资产进行重整,改造为临空国际中心,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综合性商业文化园,让长达十余年的“僵尸项目”重新“复活”。
“我终于等到了今天。”业主杨先生说道,回想起十余年的经历,心里五味杂陈,自己既是曾经项目的施工方,也是业主,现在项目能够重新开工、加紧建设,简直太激动了。
临空国际中心项目的启动,是鄂州市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标杆实践,体现了鄂州市解决烂尾楼民生之痛的坚定决心。
项目建成后,将打造集高端酒店、商务办公、创新商业、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复合型城市综合体,对拉动经济发展,吸引人流商流,增强城市活力,增加居民就业,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等方面都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02
图片

府院良性互动

 联手破解“烂尾楼之痛”

图片

临空国际中心效果图

在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妥善解决“烂尾”工程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已成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民生福祉的重要课题。
其中,强化法治保障作为破解难题的关键一环,不仅关乎法律的权威与尊严,更是对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庄严承诺。
今年,鄂州市委、市政府将化解烂尾楼作为年度十件重点民生实事之一,明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为全市上下指明了攻坚方向。这一决策部署,不仅体现了政府直面问题、勇于担当的决心,更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为有效推进烂尾楼问题的解决,鄂州市充分发挥府院联动机制的优势,推动司法与行政的深度融合与良性互动,既加快了烂尾楼的处置进程,又为处理提供了法律保障,确保各项操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通过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市法院联合市住更局、市税务局、消防救援等多部门,为两栋住宅352户业主依法采取‘证缴分离’方式解决办证难,实现了‘依法行政’与‘为民服务’的有机统一,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购房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了各权利主体间利益的平衡。”鄂州市法院党组成员柯君说道。


03
图片

盘活资源

打造城市空间价值增长极
图片

临空国际中心效果图

盘活烂尾楼资源已成为激活城市存量空间、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
这一过程不仅需要着眼于新增建设项目的增量扩张,更需深度挖掘并巧妙利用区域独特的地理条件与资源禀赋,实现空间价值的最大化释放。
结合鄂州市临空经济区"航空物流+高端制造"的产业定位,临空国际中心项目的落地不仅仅是城市新地标的建设,更是跨境电商生态体系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通过“政策赋能+载体创新”,实现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功能的延伸拓展。
商务办公区可吸引航空货运、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等企业总部入驻,高端酒店则可承接国际商务接待、行业峰会等功能,实现产业要素的高效配置。
通过引入跨境电商、保税展示等业态,形成“前店”(跨境电商保税展示体验店)和“后仓”(海关监管保税仓)的布局,直接服务临空产业需求,以创新商业、文旅体验吸引人流商流,为城市经济注入持久动力。
同时,项目依托连接新老城区的区位优势,将有效促进人口流动与资源共享,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让城市生活更具温度与质感。多元业态的集聚不仅满足多样化需求,更搭建起就业创业的广阔平台,让更多人在城市发展中找到归属感、收获幸福感。
//

城市更新,盘活“烂尾楼”

是鄂州市对城市痛点的一剂良药

换来的不仅仅是

城市“颜值”的焕新升级

更为鄂州城市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图片
图片
-The End-
出品 | 鄂州市融媒体中心
鄂州融媒全媒体记者 | 戢思婷
摄影 | 邵宇奇
编辑 | 梁怡青
编审 | 严琳
主编 | 郑博
值班编委 | 肖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