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上建支部 乡村振兴聚合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战斗堡垒,华容区临江乡新港村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凝聚在发展链上,把群众引领到致富链上,实现党建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每月的党员小组会,是村党员群众交流交心的地方。
在华容区临江乡玖玖江养殖合作社的党员活动室,这里正在举行每月一次的党小组会议。没有主席台,没有发言席。党员同志们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拉家常,谈思想。讲诉求解难题。
玖玖江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张正兵说,合作社准备成立鸡蛋协会,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的销售情况、养殖情况,报团闯市场。
一场田野间的党小组会渐渐热闹了起来。大家坐在一条板凳上,围绕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话题,讲出了意见建议,讲出了乡村振兴的好办法。
市直机关工委驻华容区临江乡新港村第一书记周火星介绍,该村创新形式,在各产业基地上召开主题党日活动,让致富带头人在这个党小组活动上,主动的为老百姓宣传他们的致富经验方式方法。
会在田头开,事由支部办,支部探路子,党员挑担子,群众过上好日子。
占地140亩的新港村蔬菜大棚种植基地,村民正在蔬菜大棚里浇水,掐菜,一派繁忙景象。这里的西红柿年产量10万斤,其它品种蔬菜年产量100吨。
点子多、脑子活、干劲足,这是村民对共产党员,盛情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胜斌的评价。从一名普通党员到带领村民搞种植、抓生产、谋发展的致富能手,李胜斌让大家搭上产业致富的快车,20多名村民都成了菜专家,瓜老板。
“作为一名党员,我愿意为地方、为农民无偿付出,只要大家愿意学,我会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李胜斌说。
从致富能手、产业大户中发展党员,引导党员积极参与产业发展,破解了农村产业组织化程度低,管理能力、竞争力不足等问题,为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党组织成为群众发展产业的“主心骨”。
该村成立合作总社,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2个,覆盖合作社3个,推动村级农业产业发展由“单个打拼”向“抱团发展”转变。目前这,新港村产业集体收入达到40万元。
“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让老百姓变富、农村变美、老百姓的收入变多。”周火星说。
记者:孟磊 吕孟涛 方琳
视频:方琳
编辑:邱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