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区“十佳网格员”戴彩利:“网”住居民心 “晓”尽格中事

一个人、一网格、一双腿,穿梭在楼栋之中;一个包、一支笔、一个本,记录着社情民意、一张嘴、一双眼,提供着全科服务。作为网格员,戴彩利始终保持眼里之光、扛稳肩上之责、存好心中之德、走好脚下之路,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用为居民服务的生动实践谱写她的青春年华。2024年,戴彩利获得华容区“十佳网格员”称号。

“活地图”的细致。在戴彩利的脑子里,有一张“活地图”,这张地图里装的是社区二网格每家每户的位置、人员信息、家庭情况,社区内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被她装进这张地图里,每时每刻都惦念着。

刚进入社区工作时,为尽快了解居民的需求,摸清居民的基本情况,她坚持做到腿勤、手勤、嘴勤、脑勤,积极走访入户,了解网格内情况,为解决工作时段群众外出,走访无法到人的问题,戴彩利主动放弃休息时段,主动加班加点,创新工作方式,采取“提前预约”+“错时入户”+“延时采集”的方法,尽全力确保每日走访入户见人、采集准确、建档完整。

为方便自己记忆,戴彩利还用笔将第二网格的地形图进行边界勾勒,再画上眼睛,就变成了一只可爱的小刺猬。她的细致与坚持,让网格内的每一处细节都清晰可见,是居民眼中的“活地图”。目前,她所管辖的网格内共有293户1120人,其中党员22人,退役军人11人,60岁以上老人164人,重点关注人群15个。

“贴心人”的温暖。网格员是居民群众的“贴心人”,在老年人眼中,特别是独居孤寡老人心中,网格员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一次走访中,周婆婆跟戴彩利说,最近感觉心脏不舒服,头晕,戴彩利立马表示要陪着周婆婆去医院,可是老人连连摆手表示不用检查。戴彩利知道老人是舍不得钱,这件事也一直压在了她心里。

2024年5月26日戴彩利得知区市民文化中心有大型义诊活动,她立即赶往周婆婆家中,周婆婆得知可以免费检查后,连忙说自己很想去检查,但是她的腿这几天没力走不动,她的孩子也没有时间。戴彩利就让周婆婆把身份证和社保卡带上,自己把她送去,老人听后激动极了,一边流泪一边说:“你这丫头怎么这么好呀!你真的是太好了!”

到了义诊现场,戴彩利按照老人的意愿,一口气帮她挂了五个号,陪她检查完后又将老人送了回去。回去的路上,老人笑着对戴彩利说这一下省了好几百块钱,然后又谢了她一路。戴彩利说:“我骑着电动车,老人坐在车子后面,虽然看不到她的脸,但是我感觉得到她笑得很灿烂!”

“和事佬”的斡旋。在戴彩利看来,网格员既是排查隐患的“侦察兵”,又是化解矛盾的“和事佬”,凭借着对网格内“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独特优势,她用双脚丈量着社区每一寸土地,架起邻里间的“和谐桥”。

戴彩利责任心强,能积极主动排查和调解各类矛盾纠纷、为群众排忧解难,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戴彩利所负责的区域有两位居民因为下水道堵塞,导致返水发生争吵。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戴彩利得知情况后立即赶到现场,让双方先冷静下来,分别听取他们的意见。

经过了解,原来是下水管道堵塞,导致返水,污水将家里的地板淹没导致损坏严重。戴彩利耐心细致地跟当事人双方讲事实、摆道理、谈感情,并给出了解决方案,最终双方僵持的态度逐渐融解,调解取得成效。

“邻里间的小矛盾若长时间得不到纾解,则可能演变成大纠纷。”戴彩利说,和谐社区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生活中难免发生口角、争执,如何依法合理化解纠纷,巧用情理法为群众解决各类纠纷问题,是网格员作为社区工作人员的必修课。

一直以来,戴彩利自觉把群众利益作为切身利益,常态化开展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不断学习常见的有关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的政策法规和调解方法,充分发挥“网格+法治”多元调解机制,帮助矛盾双方消除误会和偏见,达成和解;也引导居民养成了“有矛盾就找网格员”的习惯和意识,实现格内事格内了,矛盾纠纷不上交的良好局面。(通讯员:吕绩)